孔子教授“礼”,同时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对礼的内涵和实质的阐发,二是对礼的仪式的演练。 礼,做为中国古代思想教育的一种传统内容,是由孔子之前的夏、商、周一直沿袭下来的。
向孔子讨教的人很容易得到教益。时间长了彼此间要把这种教和学的形式固定下来的想法很容易萌生,于是形成了学校的雏型。最初,孔子与这些人的关系也未必有师生的名分,但他们实际上已构成了师生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方面条件成熟了,孔子的私学才得以正式办起来。当然这完全是推测。不过,从孔子惯用的教学方式(例如问答式、讨论式等等)看,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是可以窥视到他最初诲人时的形态的。那就是单个的或少数人的与孔子面对面的请教或交流。同时,孔门师生的关系始终维持着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弟子从来不以“师”(或相当于“师”的称谓)来称呼孔子,当面背后都称他为“子”,这个“子”当时只表示一种尊敬,没有名分的含义,因为孔子也称弟子为“子”,如“二三子以我为隐乎”《述而》。这些习惯的形成,也与早期孔予教人的名分不确定有关。总之,孔子的私学兴办起来,应该是有过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为他开创式的聚徒讲学准备了条件,同时也蕴育了他的学校的办学特色。
作为一个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治学态度极为严肃认真。首先是酷爱学习,他有许多关于自己学而不厌的话,而且自信在乡里或人群中,爱学习的精神他是最突出的。他学习的内容很广泛,通过学习使他博古知今,使他的知识基础相当雄厚。其次是善于思考,他认为善于思考才能避免迷惑,才能学有心得。思考其实就是研究;通过研究使他对事物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形成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
孔子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分析事情,对待事情主要还是立足现实社会的。他对现实持不满和抱怨态度,这是他改革现实的动力。改革的思想在孔子的教育事业中体现最为突出。前面提到过的创私学,是他的教育改革;有教无类,是又一个改革;而建立新的教育内容体系也是他重要的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