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展会资讯

节流挖潜拓空间 惜土如金地生金—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节约集约用地的实践探索

来源:网络2023-04-08 14:26774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如何用有限的土地创造最大的价值?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坚持优化空间、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用好流量,常态化、制度化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全力释放用地空间,提升土地“含金量”,推动经济提质增效,连续五次获得江苏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区称号,不久前荣获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严把准入,产业趋“高新优绿”

总投资50亿元的东山ic载板、国电投高效储能电池等一批重大项目接踵落地,兴邦能源科技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氢燃料电池、加氢站等前沿产业稳步发展……,盐都区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产业“高新优绿”特征明显。

产业升级的背后,是盐都区全力推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工作的效果体现。近年来,该区着眼全域资源优化配置,以“三量”并举促集约、亩均增产提效益为抓手,书写了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新篇章。

——谋篇布局“优空间”。将节约集约用地理念贯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全过程,精心划定“三区三线”,引导产业向盐都新城、副中心及重点园区集聚,打造“一区多园”发展模式,构建“一主一副”城乡空间格局,推动产业集聚、用地集约、产城融合,全区国土空间布局更加优化。

——千方百计“挖潜力”。按照“统筹规划、依法自愿、合理补偿”的原则,盘活农村闲置建设用地资源,促进节地水平和土地产出效益“双提升”。近三年,通过实施农村建设用地“减量化”,宅基地有偿退出8568户,新增耕地5065亩;通过实施“土地众筹”,为全区56个经济薄弱村筹资1.404亿元,实现了节约集约利用与壮大集体经济“双赢”。

——有力有序“控新增”。明确高新区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下、镇级工业集中区首期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原则上不供地,统一进入标准厂房。出台《工业用地强度指标管控办法》,将项目投入产出效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等作为项目备案和立项的前置条件,严把产业项目准入关,严控新增建设用地。2022年共评审项目81个,通过评审项目35个,核减46个,其中通过的项目核减用地规模485亩。

“利用好每一寸土地,让寸土生寸金。”盐都区持续破解空间不足瓶颈,探索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政策创新和技术创新,土地“含金量”持续攀升,为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让好项目不缺地,让好产业有空间。盐都区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的有效推进,有力保障了小马沟组团、城北地区改造、西环路高架、新洋港大道等一大批省、市、区重点项目落地见效。2022年,该区的10项主要经济指标中,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7项指标增幅列全市前三。工业用地质效持续提升,亩均产出为71.52万元/亩,亩均税费为8.62万元/亩。其中,东山精密、瑞莱铂智能机器人、昶屹精密结构件等优质产业项目落地投产,凸显了资源要素向“好、快、高”项目倾斜的鲜明导向。

载体焕新,“焕”出发展新活力

秦川齿轮传动项目占地100亩,亩均税收却不足1万元,除了一栋约3万平方米厂房,剩余土地一直闲置未建设。如何让这块“沉睡”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2021年12月底,盐都区将该地块纳入低效用地再开发,成功招引国内汽车设计行业龙头上海龙创智能驾驶项目入驻,盘活了3万平方米闲置厂房、100亩闲置土地,新上总投资10亿元的智能驾驶乘用车和重卡装配线、小型无人驾驶物流车产线及智能驾驶研究院,填补了盐城汽车产业链整车交钥匙研发和智能驾驶整车系统集成方面的空白。

腾笼换鸟,产业跃上更高发展能级。盐都区把盘活闲置资产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摸清低质企业、闲置土地、低效厂房“家底”,加快低效存量向高效增量转变,大力腾退闲置资源,导入优质工业项目为产业转型升级腾出新空间。

“载体焕新”成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的重要抓手。2022年起,该区启动产业发展“载体焕新”三年行动计划,着力解决载体空间不足、配套功能不强、亩均税收不高、企业贡献不大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各类园区、厂房、土地和楼宇的产出率和贡献率,打造一批高质量发展的工业园区、服务业园区、农业园区、人才公寓、商务楼宇等载体,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该区坚持“亩产论英雄”理念,每年开展全区企业亩均税收评价,对连续两年评价为d档的企业,采取改变用途、等价置换或有偿收回等方式予以处置。近三年,先后腾退低效企业88个,招引入驻53工业项目,处置低效利用土地52宗4060亩,盘活空闲厂房42.3万平方米,提高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厚度,实现了闲置资源的“凤凰涅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要素保障。

闲置存量资源迎来“新用户”,有效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盐城高新区d档企业51亩土地、1万平方米厂房腾退后,引入5亿元上海铽罗公司瑞莱铂机器人项目,新上自动化物流及agv机器人生产制造,填补了高新区智能机器人产业的空白。潘黄街道柚雅家居、张庄街道佐控埃维斯腾退后,先后入驻5000万美元韩资瀚赛电子项目、2亿元派振高端ic功率半导体项目,拓展了电子信息产业细分领域。

“借天生地”,立体集约拓空间

盐城智能终端产业园建设面积6平方公里,集总部研发区、生产制造区、企业孵化区、综合服务区和生活配套区为一体,形成了十大品牌、百家企业、千亿销售的产业集群,节约用地就将近1000亩。目前,园区聚集产业链项目120多个,产业规模超280亿元。

根据转移性企业的需求,园区规划打造企业孵化平台,以标准化的厂房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通用型生产办公空间,帮助企业快速入驻盐城,实现迅速投产。孵化创业区自2015年9月份启动,已累计建成40幢高标准厂房,单幢4层面积约1万平方米,容积率均达1.2以上。

“传统的工业厂房基本都是一两层,占地面积非常大,面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们更需要集约化的工业厂房。”盐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产业上楼是趋势,通过建设高标准厂房集群,将原来平铺式开发厂区集中上楼,并集研发、生产、金融配套等于一身,既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又符合现代工业发展需求且改善区域城市形象,更符合土地集约利用总体要求。

为实现土地资源配置最优化、效益最大化,该区按照“企业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建设理念,明确工业园区建设实行以标准厂房建设为主,定点划片集中统一供地,生产性项目优先向园区集中。同时,根据入驻园区企业实力和意愿,出台专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建设多层高标准厂房。

近三年,该区新建高标准厂房103万平方米,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标准厂房建设与使用先进地区;现有低效工业用地厂房通过加层、拆除重建,提高用地强度,2022年先后审批了华东砂轮、华跃纺织等9家企业厂房新建、接建厂房,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

国资运作,实现政府和企业共赢。东山精密(维信电子)盐城产业园由市政府出资的国有公司——盐城高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公司以“工业地产开发运作模式”建设园区,厂房以租赁或回购形式提供给企业使用,同时利用厂房屋顶建成光伏发电供园区企业使用,政府只负责项目的招引和推进,有效加快了高标准厂房的建设步伐。该模式不仅对政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节约集约用地、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减少了上市公司在土地、厂房等方面的固定资产投入,从而实现了政府和企业共赢。

打赏
  • 0人打赏
    举报
关闭
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