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信息科技

迪士尼毁了皮克斯?

2018-12-27 23:24377


 


   皮克斯越来越倚重续集,被认为是“创意破产”,甚至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它连提名资格都没有,而迪士尼有两个最佳动画长片提名,《疯狂动物城》最终夺冠——有人把皮克斯困境的账算在迪士尼头上。

 


  最近,一位圈内口碑很不错的好莱坞业内人士提出了一种观点:电影续集代表了“一种创意破产”。


 


  他所说的,正是传奇的动画电影公司皮克斯(Pixar)。更加尖锐的是,他认为如果皮克斯继续只是制作续集的话,将会“枯萎和死去”。


 


  确实,尽管如此,《赛车总动员3》还是来了,这部动画电影本月将在北美上映。皮克斯之后将要上映的3部电影中,有2部也都是续集:《超人总动员2》和《玩具总动员4》。


 


  于是,有人如此说道:皮克斯的黄金年代已经结束了。相对权威的美国媒体《大西洋月刊》都认为这种判断令人难堪但似乎无可争议,还写出了一篇长文加以分析,以下是三文娱翻译整理后的内容。


 


  《赛车总动员3》预告片



 
 


  皮克斯十五年


 


  这是兼顾商业与创意、表现卓越、无与伦比的15年。


 


  从1995年的《玩具总动员》开始,在2008年的《机器人总动员》、2009年的《飞屋环游记》和2010年《玩具总动员3》(没错,这是一部续集,但非常精彩)这非凡的三部曲中达到高峰;自此之后,其他动画电影公司不断推出更为优秀的电影。


 


  莱卡工作室的定格动画“魔术师”们带来了《鬼妈妈》(Coraline)《久保与二弦琴》(Kubo and the Two Strings)等精彩动画电影。


 


  同时,还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逆转,华特迪士尼动画制作公司(Walt Disney Animation Studios,在2006年收购当时无可匹敌的皮克斯时还名不见经传)接连推出《魔法奇缘》(Tangled)、《无敌破坏王》(Wreck-It Ralph)、《冰雪奇缘》(Frozen)和《超能陆战队》(Big Hero 6),成功实现反弹。


 


  我们只需要了解下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就清楚了:两部迪士尼电影《海洋奇缘》(Moana)和《疯狂动物城》(Zootopia)均获提名最佳动画片奖,最终后者夺冠。皮克斯的《海底总动员2》(Finding Dory)却连提名的资格都没有。
 




  图片来自大西洋月刊


 


  皮克斯魔法:对儿童和成人都有吸引力


 


  高质量动画电影的繁荣发展少不了皮克斯的功劳。毫不夸张地说,这家电影公司通过首部电脑制作的3D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给这类电影指出了光明的新方向。皮克斯之后推出的每部电影都带来新的“技术魔法”,从2001年《怪物公司》(Monsters, Inc.)到2003年的《海底总动员》,无不使用了非常精妙的电脑技术。


 


  即使其他公司在视觉艺术方面逐渐追赶上皮克斯,但这家电影公司继续在故事深度和复杂度方面一枝独秀。皮克斯的标志性成果是成功打造一种同时适合儿童和成年人的动画风格。其中的关键在于同时间讲述两个故事,即在更为复杂、更具情节性的基础上展开一个更为直接的儿童故事。


 


  以《飞屋环游记》为例,该片的主线是一个相对较为传统的儿童冒险旅程,但最后却发展为一个讲述失落、悲痛与重生、令人感动的成长故事。


 


  在最初的15年时间里,皮克斯在以亲子关系为主题的作品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些是关于虚幻世界(如《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而有些则是关于我们人类自身(如《怪物公司》、《飞屋环游记》)。皮克斯对于亲子关系的独特洞察力一开始就从《玩具总动员》中脱颖而出,并在续作中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时任迪士尼首席执行官的迈克尔·艾斯纳(Michael Eisner)在听到皮克斯关于《玩具总动员》计划时,曾嗤之以鼻,“谁会想看一部小男孩与玩具娃娃打交道的电影?”


 


  但事实证明这部电影的创意大获成功且至关重要:《玩具总动员》就是一部关于想要和小男孩玩耍的玩具娃娃的电影。


 


  电影剧情上的反转将情感力量推向了高潮。电影中的玩具想要赢得6岁小男孩安迪注意的心理,特别是牛仔玩偶胡迪以及太空人巴斯光年的心理恰恰映射了孩子往往渴望获得父母关注的心理。


 


  当然6岁的安迪并不是父母,他只是一个孩子,而玩具则被赋予了成年人的角色定位。所以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讲,胡迪以及巴斯光年也是安迪父母的孩子,同时他们也是安迪童年生活的父母:安迪的幸福是他们的责任,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来保护安迪的幸福。


 


  很多成年人以及孩子都喜欢《玩具总动员》对亲子关系的动人描绘。而电影的创作者也很善于发掘丰富多彩的剧中情感以及戏剧氛围。


 


  电影大获成功之后,当时皮克斯的发行商迪士尼,计划推出一个快速制作的抢先版(direct-to-video)续集,长期以来这种的二级票房一直帮助迪士尼获得了丰厚利润,一般都由迪士尼旗下的迪士尼动画工厂制作完成,其成功案例包括《狮子王1 》以及《小美人鱼:阿里尔的起源》等等。但是皮克斯对此表示反对,认为其只应只追求卓越。因此,皮克斯基于原有剧情设定快速推出了电影续集。
 


 


  从最佳拍档丁满和彭彭的视角来看《狮子王》的经典故事。


 


  在2014年出版的《创新公司》(Creativity, Inc)一书中,作者卡特姆将续集称之为“皮克斯身份被伪造的实验室”。《玩具总动员2》并不等同于原作。续集进一步丰富了原作,向胡迪提出了一个准双亲困境的难题:他应该在玩具收藏家的架子上度过余生吗?或者还是回到那个粗暴男孩的身边?(因为电影一开始,安迪就在无意中毁掉了胡迪半拉手臂。)谁会最终帮助他升华?谁又会最终抛弃他?最终,胡迪还是选择回到安迪的身边,就像我们找到做父母的角色一样。《玩具总动员2》也为续集埋下了伏笔,这个悬念最终得以在十年后完成。在《玩具总动员3》中,安迪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离开了玩具和父母。


 


  在这个时期,皮克斯的合作文化和它的屏幕魔法一样引人注目。在工作室创始人和创意大师约翰·拉塞特(John Lasseter)的领导下,一群天才动画师以及才华横溢的编辑围绕四周:Pete Docter,Andrew Stanton,Joe Ranft,Lee Unkrich和Brad Bird。正如其大名鼎鼎的“智囊团”(Braintrust),皮克斯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发展,但这五位核心成员和拉赛特出于共同的自我批评以及追求极致完美的精神团结在一起。以至于每次有外来导演拍摄电影(譬如《玩具总动员2》以及《料理鼠王》),他们最终都被“智囊团”的成员所取代。


 


  2004年,迪士尼创办了子公司Circle 7 Animation,想要将其打造成为一个所谓“Pixaren’t”的类皮克斯企业,但最终未能如愿,很快便关门结业,所有的脚本也都作废。
 


 


  短命的迪士尼 Circle 7 Animation


 


  迪士尼的续集、特许经营与主题乐园魔法


 


  但在《玩具总动员3》上映之后,皮克斯的魔法效应开始消失。这是皮克斯黄金时代的最后一部电影,也是在2006年迪士尼以74亿美元收购皮克斯后推出的第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由两家公司的首席创意官和公司总裁拉塞特和卡特姆制作。


 


  随后推出的电影续集,譬如 2011年上线的《赛车总动员2》以及2013年的《怪兽大学》,没有任何主题或情感。虽然皮克斯于2012年推出的电影《勇敢传说》有所改观,但依旧令人失望。虽然皮克斯于2015年推出的《头脑特工队》证实了该工作室的复苏,但与迪士尼动画的不断复苏相比,同年差评不断的《恐龙当家》以及去年表现平平的《海底总动员2》只是证实了皮克斯整体状态的不断下滑。


 


  卡特姆曾经表示,皮克斯的意图在于为每两部原创电影制作一个续集。但自2010年以来这个比例似乎已经反了过来。特别令人遗憾的是,2014年皮克斯竟然公布了《玩具总动员4》的拍摄计划。要知道安迪离开去上大学后,三部曲的叙事和情感过程已经完结。第三部甚至在结尾温馨致敬了第一部电影的开幕:《玩具总动员》中,安迪卧室蓬松蓝白云天空的壁纸让被真正的白色云层、真正的蓝天所替代。


 


  然而,皮克斯并没有为这个感人的情节画上句号,而是选择了被称之为“特许经营重启”的模式,这当然是当代电影中最令人沮丧的词语。


 


  皮克斯和迪士尼动画的发展轨迹完全相反。卡特姆指出,在合并的时候,迪士尼可以说是一家令人“沮丧”和“失败的公司”,但随着时间推移,“迪士尼现在已经成功了”。关于皮克斯,他却不太乐观:“主要是现在皮克斯我们有许多问题需要处理。”


 


  卡特姆在其书中指出,毕竟拉塞特和卡特姆的时间精力都有限,却要分到皮克斯以及迪士尼当中。如果优先考虑迪士尼,这对于皮克斯来说不会是一个惊喜。考虑到皮克斯的文化依赖于一个创新思维的亲密圈子,而其成员精力被摊薄也不奇怪。其他智囊团成员也开始追求皮克斯工作室以外的兴趣:斯坦顿与约翰·卡特开始探讨真人实拍电影,而博德也开始参与《明日世界》的制作。


 


  然而,对皮克斯毫不妥协的独立创造性也不断遭到了侵蚀。与迪士尼的合并似乎为皮克斯带来了新的需求。虽然皮克斯一直非常擅长盈利,但长期以来其都会坚持自己的方式。皮克斯曾经回绝了关于《玩具总动员2》的一部低质量直播视频。但是在合并之后,拉塞特也有负责监督迪士尼工作室的义务。在此期间,他担任2013年《飞机总动员》以及2014年续集《火线救援》的执行制片人。
 


 


  《赛车总动员》的衍生电影《飞机总动员》,地面上的角色你或许不会陌生。


 


  这两部电影和几乎所有的迪士尼电影一样,都堪称无耻的衍生现金手段。两部电影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也是皮克斯赛车总动员专营权的附加产品,这对于皮克斯来说类似发展在合并前几乎难以想象。正如拉塞特自己所说,“通过拓展赛车总动员世界,飞机总动员给了我们一整套充满乐趣的新市场。”


 


  更不用说一整套新玩具。自然而然,商品销售对于皮克斯来说一直是一种诱惑(对于儿童电影的任何供应商都是如此)。迪士尼自1991年以来一直扮演皮克斯电影营销和销售商的角色。但是,当您成为世界上最大娱乐集团的一个部门时,商业机会开始呈现指数级增长。全世界有十几个迪士尼主题公园,以及相应的游乐设施主题。


 


  因此,在收购皮克斯之后的一年内,迪士尼就宣布,将于第二年在迪士尼世界和迪士尼加州冒险乐园开辟玩具总动员狂欢节。 2007年晚些时候,迪士尼公司宣布投资11亿美元对加利福尼亚冒险公园进行重新设计,其中包括一个占地约12英亩的赛车总动员乐园。而关于玩具总动员的相关主题游乐设施也出现在上海迪士尼以及东京迪士尼之中。


 


  香港迪士尼乐园


 


  事实上,皮克斯电影和迪士尼乐园中的游戏电影并不一样。主题公园游乐设施是以有关主题为前提,年轻的游园者并不太熟悉十几年前的电影。如果你想让他们在玩具总动员狂欢节中找到共鸣,他们将需要首先熟悉《玩具总动员4》、《赛车总动员3》以及《海底总动员2》。等所有电影。谁又能比拉塞特更好地掌控所有这些企业协同效应?谁能注意到他的诸多头衔,还是沃尔特·迪士尼形象设计公司的“主要创意顾问”一职更为耀眼?


 


  皮克斯承诺,在随后推出的续集中,工作室将专注于原创功能。但是我们是成年人,虽然这个不可思议的工作室曾经教会我们相信情感重塑,但它也让我们体验什么是悲伤和失落。我不知道我能否再期望皮克斯带给我们那么多特别的故事,深刻的情感共鸣,但我明白那些微不足道的主题不易转化为游乐园的游乐设施。我想起《飞屋环游记》最感人4分钟无对白片段中那令人心碎的背景音乐《Marriedlife》,或是《料理鼠王》结尾柯博先生的那些话语,抑或是《彗星美人》,都让人回味悠长。


 


  这些优秀的电影都没有计划拍摄续集,也没有一个特别适合成为游乐公园的主题公园。这不免会让我们问道:皮克斯还会辛苦去打造这些电影吗?
 




关注 中外IP授权(ctoy-IP) 公众号




打赏
  • 0人打赏
    举报
关闭
同类资讯